您可曾想過,花開,會有聲音?
現代人們為工作奔波,身忙心也盲,而「幸福」就如同花開時的安靜無息,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一不小心就錯過其綻放的美麗時期。生活或許日趨富裕,心靈卻逐漸掏空。 長久以來,人們往往重視經濟層面的效應,而輕忽對環境造成的傷害,一方面追求開發而破壞環境,另一方面又為此感到無奈和焦慮。因此,我們期盼藉由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,邀請民眾一起反思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係,用心傾聽大自然欲傳達的訊息。 GNP國民生產毛額(Gross National Product)原為一個經濟判斷指標,衡量國民在一段時間內生產的最終商品市場價值。這次,臺中花博將展覽主題訂為「花現GNP – Rediscover Green, Nature and People」,賦予GNP全新的定義,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產值,而是Green綠色生產、Nature自然生態及People人文生活三者和諧發展的美好價值,向世界訴說一個全新的觀點,具有溫度的GNP。 臺中花博的三個展區,正是GNP的具體呈現,以「不破壞、只優化」為設計理念,我們相信,生產、生態及生活之間,可以取得完美平衡,當大自然變得更好,人類也可從中汲取源源不絕的活力,形成善的循環。
【Green】綠色․生產․共享
「外埔園區」以共享為核心價值,呈現臺灣以農立國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想像,展示生產的綠能技術,呈現花果原鄉的風貌,尤其智慧農業的應用,呼應臺中花博發展精緻農業的目標,著重安心食品、有機無毒及生產履歷,不只讓人們吃得安心,更要對環境善盡友愛零汙染的責任,傳達慢食、慢活的生活意象;花博結束後,將轉型為國際級農創園區,建立花卉拍賣市場國際聯盟交易平臺,舉辦2020世界蘭花會議。
【Nature】自然․生態․共生
主展場「后里馬場森林園區」,以共生為核心價值,原僅在此規劃一個完整展區,但2014年發現臺灣珍貴保育動物石虎,林佳龍市長為優先保護動物棲息地,決定縮減部分后里園區面積,並另覓外埔、豐原兩園區補足空間,化衝突為雙贏,建立與既有生態共生的美好家園。 這個決定,獲得各國高度讚揚,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(AIPH)2015年正式核定將「臺中國際花卉博覽會」(International Flora Exposition)更名為「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」(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),肯定市府保護野生動物棲地的決策。 同時,市府藉由舉辦花博的契機,以存舊立新的精神整建百年馬廄,修復為具有國際標準規格的馬術競技場,並保存珍貴老樹與林木環境,打造「花馬樂園」及「森林花園」;花博結束後,將提供國內外馬術團體舉辦各式馬場馬術、障礙超越等比賽,發揚后里獨有的馬場歷史文化,重現往日風華。